罗海燕(郴州技师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职业教育中的财会教学应紧紧围绕提高教育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坚持务实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着眼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敬业创新 掌握专业 适应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只注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了素质的培养,使得职业教育“只见职业不见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影响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职业教育应全面地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与职业性发展有机融合。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积极改进专业教学,确立“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此,笔者结合专业特点谈谈财会专业素质教育的探索。
一、加强敬业精神培养
成才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一种责任心,是对工作、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生做人的重要基础是敬业。因为,社会、单位、家庭和亲友都需要敬业者。现在很流行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所以,敬业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己生存的需要。财会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并且工作对象非常具体,责任非常明确,工作的好坏与个人敬业有很大关系。因此,对财会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敬业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敬业态度,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是财会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培养合格劳动者所必须的。财会专业应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进步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教师必须确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树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经常采用一题多变、知识迁移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专业技能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经过选拔后淘汰下来的,他们在学业上的缺陷是显然的,这影响了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他们能力的形成。但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继续不断学习,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不是尽可能地向学生灌输更高,更深的知识,而是应该突出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基本从业技能的训练,重视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这样使学生走入社会后,不但能遵守社会公德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具有继续发展的后劲。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按企业各核算岗位角色进行模拟实习,用企业实际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指导学生按企业实际发生的规定方法处理。这样使学生对一个企业的会计组织和管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基本了解,并使他们对各核算岗位的业务核算理解得更深透。同时还可向财会专业的学生提出几项技能要求:如能打一手好算盘;能写得一手好字;能记得一手好帐;能熟练地点钞票;能熟练操作电脑;能运用简单的财会英语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培养好学生的实操能力。
四、掌握交际能力培养 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要经常与银行、税务、工商、审计、财政、客户以及本单位的领导,职能部门和职工打交道,在交往中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分歧,财会人员要在有关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积极努力、与对方取得共识,善于合作,使问题妥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宣传会计法规,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另外还应不断向他们灌输社交知识和技巧。在日常教学中,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联谊活动、财会法规知识竞答赛、班级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锻炼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五、加强自学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会计体制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例如,近年来财政部根据《基本会计准则》制订并颁布了或有事项、债务重组、租赁、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在股份制企业会计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会计核算内容与会计核算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关注不断出现的财会新规定、新知识,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既能让学生学到最新的财会专业知识,又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其专业能力。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仍会因新知识、新技能的不断产生而不可避免地面临继续学习的问题,因而,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不但要学会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总之,教师在财会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德育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位一体的统一。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学好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而且一涉足社会就能学以致用,独挡一面,真正成为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1] 许文蓓.《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研究》[D]. 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4月.
[2] 唐殿强.素质能力教程[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3月
[3] 周峰.《素质教育—理论 操作 经验》著[D].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 上一篇:论“以人为本”理念下...
- 下一篇:搭和谐教育平台 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