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院“创业者文化”创建实践
湖南省郴州技师学院 范燕萍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教育乃富家之源。从事某一种职业是实现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体现人的生存价值的基本路径。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变换频繁,一岗定终身已成为历史:做一个清醒、主动的就业者和职业人是每个职校生都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生课题;职业教育如何满足社会需求,提供超值的教育服务以增强毕业生的生存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是职业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是教育管理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郴州技术学院近几年来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治校,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创业教育,逐步形成了“爱拼才会赢”的“创业者文化”特色。
关键词:科学发展 创业者 个性优化 成功
21世纪惟有掌握一门技术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创新的人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创造生命的意义,提升生活的品质,享受人生的幸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教育的创新:“要改进教育,我们必须变革学校;要改进学校,我们必须变革(学校中的)个人;而要改进个人,我们必须改变我们试图引发变革的方式。”
从接受教育到学会自我教育是人成长的必由之路,所以人的终身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在强化技能培训的同时,关注个性的优化”。观念决定行动,郴州技术学院自2000年以来,以培养市场需要的中、高级技能型复合型实用人才为目标,进行了“双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营建了“创业者文化”氛围。在这个创业者成长的摇篮里,我们播下了一粒观念的种子:爱拼才会赢!
愛:用心交朋友,“让爱我的人为我骄傲,让我爱的人因我而自豪!”家:修炼灵魂的学校,“今天我以学院为荣,明天学院因我而骄傲!”管:个个是官,人人是自己人生企业的董事长!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幸福生活是从家开始的,弗洛伊德认为:“爱与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因为美满的感情生活会给生命最大的鼓舞与喜悦;而拥有一份愉快的工作可以实现人生的理想与抱负。”2可以说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婚姻:一是作为自然人,寻找到人生的另外一半,恋爱、结婚、生育,担负起繁衍人类的任务,是与人的婚姻;二是作为社会人,选择合适的职业,就业、择业与职业发展,担负起发展人类、发展社会的任务。这是与职业的婚姻。3爱情是一个家庭的基础,事业是支撑家庭的物质保障,任何一个婚姻不幸整个人生都是昏暗的。职场如战场,“优胜劣汰,胜者为王”是生存竞争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生涯管理是通向成功人生的阳光大道!
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被认为是“学业失败者”,往往由于缺乏父母、老师的关注,因“被弃”而缺少“被爱”的同龄人应有的自信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机械被动厌学型的学生多,积极主动自主型的学生少。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主体自觉意识是个体发展的源动力,所以我认为:“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而授人以渔不若授之以渔场,授之以渔场不若授人以欲!”企:“离人企止”,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发展源泉和动力,为教师成长营建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才能培养更多“伯乐”,发现更多“千里马”。为此,我们以人为本,实施“顾客满意战略”,致力于培养“自主发展的教师和自主学习的E学生”4(高情商EQ,追求兴趣Enjoy,卓越excellence)。
以校为本, 我们建立了德育工作教师教育制度,开展了“树良好学习氛围,创学习型组织,做快乐自主学习者”活动。首先以班主任教师为关注焦点,探索适合不同发展阶段、心理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和支持体系、策略,提升合作文化平台:制订专业化成长培训计划,以专业组团队合作学习为特征,建立月例会培训等教师交流学习平台,通过“全员培训,分层学习,骨干示范,滚动推进”的行动研究方法,以“学高技能人才楷模,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指导师生进行职业规划;倡导实施理解教育、生命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学习+激励’,用人性化的标准和制度规范引领行为,鼓励个性,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入6SK企业管理模式指导师生员工进行“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技能训练”的“双基”规范化操作训练;在重大节日或特殊情况下为教师写寄语,赞美、鼓励、暗示、提醒和赏识教师,让教师“乐心”。努力营造“健康、快乐、成功”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感受到在学校大家庭中被关注、爱护,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事业的成就感。
自爱者爱人,充满亲情的环境能培养出充满爱心之人,从“被弃”到“被爱”正是潜能激发的切入点。学生入学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营建亲情教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思想再启蒙——生命教育:用宽容心尊重学生,打造和谐教育平台;用快乐心悦纳学生,营建自由创造氛围;用感恩心感化学生,激发共同学习动力。用师爱为学生提供一片让个性健康发展的沃土,从而唤醒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心,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欲望,明确学习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责任,主动展示真实的自我,接受职业发展规划师的引导,培养学习的兴趣,“选我所爱,爱我所选”,自觉优化、管理个性,激发自我潜能的实现。
管理:首先是“理”,其次是“管:个个是官”,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个体自主的发展自我。我们引导教师逐步从关注课堂到关注学生,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探究与解决实践中的教学问题,通过转变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观,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中反思提升教学实践的能力,走“自我更新”的教师发展之路!让师生在“教学相长”的实践中自觉促进思想观念的内化与行为模式的固化,获取生命成长的体验: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人生企业的董事长,是自己的责任!
2拼:做自己,会表现,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提升素质
拼:“并+手”,幸福靠双手主动创造!从事某一种职业是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体现人的生存价值的基本路径。家是温暖的,而社会生存竞争是残酷的!创业成功=创业动力+创业能力+创业毅力,横亘在“知道”与“做到”之间是一条漫长的自我修炼之路。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指导学生用好“三面镜子”做好个性优化,通过“镜竞境”的训练,来实现和超越“敬静净”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2.1境:定位决定人生
志达者智达!我们引导学生以终为始从入学起就描绘“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蓝图,并结合企业员工守则做好行动规划,力图实现从学生到合格员工的零距离接轨;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定位:“以职业心境做现代经师,发展学习力,做到学高为师;以专业心境做现代技师,发展教学力,做到技高为表;以事业心境做现代人师,发展教育力,做到德高为范;以敬业心境做现代教师,发展创造力,做到功高为荣。”制订了新进教师培养规划:一年立足,三年专业,五年骨干,独领风骚(特色)。让人人都能在学校共同愿景的引领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激发全员在课程变革中的参与意识,让“学院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战略发展意识深入人心,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2.2竞:行动致胜,敢拼才会赢
教育改变观念,训练才能改变行为。职业指导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成长游戏”,我们在家庭-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虚拟场,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变化角色演练:有时是兵,有时是将军;有时是学生,有时是员工;有时是老师,有时是老总……
着眼就业,我们在组织专业技能水平等级考试的同时,进行了《职业道德》的校本课程开发,分生命、责任、诚信、纪律、法治、竞争、合作等专题进行模块式教育与训练,并确定了“敬静净”三字基本职业道德礼仪标准,通过设立“文明岗”进行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训练,以帮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考核合格者才能推荐就业;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现状的互动式实习实践课堂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通过建立“心语吧”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社团活动竞赛、专业技能比武、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式竞争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技能,确定合适自己的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实行弹性学分制教学,通过分层法、台阶法、展示法等创造条件,分层分类实行个性优化成功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正是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心验”,校园成为了生命成长的舞台,师生在亲历中增长了实践智慧,逐步实现“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循序渐进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立自强,“班班有特色,人人能成功!”的教育目标!
2.3镜:差距制造成功,我=找+'
古语云:“欲胜人者,必先自胜”,个人的成长需要以自我规划目标为镜,不断查找差距与不足,在“参与”和“反思”为主要特征的行动中不断地获得对实践的反思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更新与自我超越,最终自我实现。
在指导师生进行个性优化、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用好“三面镜子”:用望远镜拨开迷雾把握总体的方向看到未来,明确奋斗方向,自信“我的未来不是梦!”;用显微镜去发现自己的细微不足,强化自律,持续自我超越做真心英雄!用放大镜去发现优点,学会悦纳自我,优选发展道路,学会自强,做最好的自己!
细节决定成败,优秀是一种习惯,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依靠自律。我们通过夯实全员育人的学生管理网络基础,创建全方位育人的人文环境、规范全程育人的规章制度,开展“立业德为首,树德先修身”活动,构筑学生自我教育体制,逐步实现了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3赢:真自己,表现好,做身心健康最好的自己,创一流技师学院
这些年我们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治校,进行了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培养合格创业者的技工教育办学新路,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大批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万般无奈选择了读技校之后,却在这里“放飞了事业成功的梦想”:在收获一技之长的同时,围绕“博技盛德”的目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自信、自律、自强”合格的创业者,从而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实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
教育具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而我们收获更多的是即时价值:把一个纯粹的消费者培养成为一个能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让一个对美好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重新找到希望!我们也因此更有底气向社会承诺:“以帮助学生成功为己任”!“中国制造”我们来制造!
然而居安思危,“过去不等于未来!”郴州技术学院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流的技师学院、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务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让更多的家庭因为孩子的成功而充满希望。但是自主型的E学生只是凤毛麟角,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动的、机械的,甚至是厌学的,一些学生被当作“废品、次品甚至毒品”!尽管我们每年的学生就业率很高,但就业层次并不高,自主创业并很快成功的并不多;而作为从事着传播希望与爱的特殊职业的教师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感的也不多!
这也许并不是我们自身就能够破解的教育困境:教师的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基石,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是“双师型”,既要讲文化课又要讲职业道德,既能讲理论又要会实践,而我们不少教师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不少人自身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缺乏创业能力,要帮助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的“弃儿”到生存竞争的“强者”这样一个质的转变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眼里“废品率只是1%”,而在顾客眼里,那就是100%!一个孩子失败了,整个家庭都失去希望!
创新教育,让教育真正能够重新唤醒生命,让每一个独特的生命自主发展,焕发光彩,让“人人都能成功,个个都有进步”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们别无选择——爱拼才会赢,我们任重道远!
注释:
1、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P51
2、洪凤仪,一生的职业规划[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P132
3、陆士桢,徐莉著,青年职业生涯管理辅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P1
4、凌志军,成长[J],李开复中国学生网,2004年11月
参考文献:
1、(美)费斯勒(Fessler,R),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J.C),董丽敏,高耀明译,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美)乔伊斯(Joyce,B),肖沃斯(Showers,B),唐悦等译,教师发展:学生成功的基石[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5、(加)马克斯.范梅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P135-142
- 上一篇:霍桑实验视域中的师生...
- 下一篇:会计教学改革与探索...